发布日期:2023-12-30 15:21:39 点击次数:
OB真人9月9日,A股上市公司日播时尚董事长王卫东递交辞职信,随后多名高管相继离任,拉开企业高层重组序幕。
察觉到端倪的财经记者,敏锐地发现,早在8月初日播时尚实际控股人就已变更成梁丰,梁丰另一个身份是新能源公司锦源晟的一把手。
作为知名女装品牌,日播时尚为何突然转型,而新能源领域能否让日播时尚突破壁垒,重振辉煌?
可能有人会想不起日播时尚的品牌logo,但主打“睿智自在”理念的日播时尚OB真人,曾与知名女星倪妮合作OB真人,让品牌知性形象深入人心。
1995年,董事长王卫东在洛阳开起第一家服饰店蓝海贝,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,王卫东洞察到国内女装领域的空白,于是便在广州创立了日播时尚。
当时,日播时尚的主营业务为精品服装的设计,材料及工艺研发,然后定位在中高端女装领域。
凭借精准的定位,加上走心的设计,公司推出的“播”系列很快便俘获都市女性芳心,公司瞬间赚得盆满钵满。
上市后,日播时尚开始扩张店面,从2017年的989家,增长至2018年的1067家,还创立了播broacast和broadcute两个子系列品牌。
但好景不长,公司情况随后便直转急下,2019年日播时尚疲态尽显,2020年公司账面首次出现亏损。
2021年,日播时尚通过迭代上新迎来短暂复苏,可还来不及高兴,第二年公司盈利便持续下跌。尽管日播时尚使出浑身解数,可公司销售额始终不温不火。
尤其是和企业盈利能力挂钩的归母净利润一直起伏不定,截止2023年,公司门店数锐减至677家,缩水近四成。
身为锦源晟董事长的梁丰,接住了日播时尚抛来的橄榄枝,一拍即合的双方,决定携手迈向新能源领域。
10月14号,日播时尚发布资产重组公告OB真人,决定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方式,购买锦源晟全部股权。
在日播时尚高层重组后,新任高层均来自锦源晟,公司也在改旗易帜后主营新能源电池的制造和生产。
比如知名女鞋品牌星期六,早在2018年就收购MCN公司遥望网络,重组后将公司更名为遥望科技,正式放弃鞋履主业。
上个月“鞋王”贵人鸟和主营粮食贸易的黑龙江泰富金谷公司合作,转行押宝粮食行业,新增大米加工销售和粮食仓储业务。
甚至连“针织大王”浪莎也不得不开启多元化发展道路,不仅宣布进军锂电池制造领域,增加了电池配件生产和销售业务,还涉及日化,房地产和矿业金融等多个领域。
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到8月我国零售类服装总营销额为9222.6亿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7.7%,行业增速也肉眼可见的放缓,服装蓝海俨然成为死海。
身处颓势下的日播时尚也难以独善其身,仅2020年营收额就减少26.19%,累计亏损4752万元,即便2021年日播时尚勉强扭亏为盈,可次年净利润又亏损1657万元,整体盈利额宛如蹦极般下跌。
和公司业绩表现挂钩的毛利率也逐年走低,自2017年到2022年,日播时尚毛利率从高峰的60.94%一路跌破56.19%。
周杰伦代言的美特斯邦威也因营收缩水导致大量门店被迫关闭,甚至有段时间连员工工资都开不出来。
就连曾坐拥近万家门店的巨头拉夏贝尔,短短两年营收额就从百亿缩水至18亿,最终公司宣告破产被迫退市。
电商时代,传统策略早已失灵,顾客的消费偏好和销售渠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何以新姿态进行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,是摆在日播时尚等老牌服装企业面前的难题。
堆积如山的存货大大增加了周转天数,一开始仅需208天的周转期,如今上升到271天,对时尚潮流格外敏感的女装来说,无疑是个致命打击。
一组数据就很直观的说明了问题:从2020年到2022年,日播时尚存货量居高不下并在逐年递涨,一路飙升到3.72亿元的存货消化不掉。
超长的周转期使销量大幅下降,引发的蝴蝶效应又导致日播时尚继续深陷库存积压的恶性循环中。
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,消费者纷纷捂住钱袋子,没人愿意掏大价钱买衣服,尤其是日播时尚这种中高端品牌,设计既很小众,价格也不亲民。
总之,饱和的服装市场,疲软的消费环境,加上愈发追求性价比的消费模式,“三把斧”让服装行业纷纷陷入流年不利,也让转型自救变得迫在眉睫。
相比服装行业的黯淡,前景无限的新能源无疑是块香饽饽,让本就拥有品牌和资金优势的服装企业垂涎三尺,随后便纷纷顺其自然地跨界转型。
转型后的日播时尚,居然借助新能源噱头股价竟在单日内涨停7次,荒诞的是公司勠力发展的新能源电池业务目前尚未产生任何利润。
不过就现状来看,日播时尚的转型确实给公司带来新的生机,未来发展空间也拓宽不少。
当然,转型后日播时尚也并未裁剪掉服装部,原公司董事长王卫东依旧回到服装板块任职,核心团队并没受到企业重组的影响。
在不放弃老本行的同时,面对不景气的服装市场,日播时尚也开始积极做出改变。
公司决定通过双管齐下来打开局面,先是优化店铺布局,提高服务质量和服装的设计。
然后主动进军线上平台,如今日播时尚已成功入驻唯品会,天猫和京东,并继续致力于提高品牌覆盖度。
特别是库存积压问题,日播时尚决定结合销售情况和市场反馈来调整订单,采用“工单生产模式”快速响应订单,满足小批量,多批次,短交期的灵活性供应链。
首先,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下,新能源汽车发展日新月异,锂电池需求量也跟着水涨船高。这让不少服装行业纷纷跨入新能源领域,和日播时尚开启新一轮竞争。
比如5月10号,服装大佬报喜鸟就发布公告,宣布投资一千万和平阳源泉公司合伙进军锂电池检测领域。杉杉股份和森马服饰也不甘落后,高调表示将染指新能源领域业务。
如此多竞争者涌入新能源领域,势必会加剧行业内卷,最终导致蓝海将很快变成另一片红海。
作为集机械制造,新材料应用和电子电气等技术为一体的产业,其复杂性和系统性都不容易小觑。日播时尚作为跨界新手,转型后的技术壁垒还需要慢慢去跨越。
而锂电池行业迭代更快,研发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是笔不小开支,在日播时尚连年亏损下,能否拿得出巨额资金,来赌“风险高,回报慢”的锂电池行业,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最后,多元化发展毫无疑问是把双刃剑,在转型领域形势大好时,固然能给企业带来增收,但多赛道经营势必伴随着更多的风险,一旦转型失败,公司想再重拾老本,瞬息万变的市场也未必会为企业的试错成本买单。
另外,贸然进军新赛道,企业也容易头脑发热做出草率决策,然后让公司坠入深渊。
比如拉夏贝尔在2016年斥资375亿美元跨界投资意大利著名咖啡品牌Segafredo,试图打造高端拉夏生活圈,结果入不敷出导致公司直接破产清算。
还有森马也曾在2020年企图打造智慧菜场“森活之家”,但生鲜红利已过,招牌还未擦亮的“森活之家”只能黯然收场。
当市场变化难以预判,企业能不能及时调整方向,深思熟虑后再行动,就显得至关重要。如果公司只一味追求赚快钱,那么转型跨界无疑是饮鸩止渴。
比如女装品牌UR,在今年618活动中就摘得天猫,抖音和京东女装品牌销售桂冠,这个最初模仿ZARA发展起来的国产品牌,在洞察到中国消费者需求并成功本土化后,最终实现了逆风翻盘。
还有专注细分市场的李宁,凭借国潮文化崛起与大咖展开合作,推出国潮联名款并在国际舞台上为品牌造势,随后成功收割一众新生代粉丝。
归根结底,服装行业是否跨界并不重要,而是否尊重产业底层逻辑,产品技术是否过硬才是王道。
在服装行业纷纷坠落的当下,固然夹杂着被时代裹挟的无奈,但企业想逆风翻盘还需稳扎稳打,重新思考品牌调性,积极顺应市场潮流。
无论个人还是企业,红海还是蓝海,只有先打磨好和世界碰撞的每个切面,然后敢为众人先地将自己插入时代,才能找到赢的出口。